您好! 欢迎光临南京照明学会网!联系我们加入我们
加入学会
学术交流 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   学术交流

LED道路照明中照度与亮度的关系探讨

发布日期:2014-06-18    【字号:  

LED道路照明中照度与亮度的关系探讨

资桂林  韩学林
(江苏天楹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,上海  200233)

摘要:由于在LED照明行业内存在对道路照明中照度与亮度的概念认识模糊,导致在产品设计中存在一些误区。本文详细说明了照度与亮度的本质区别与关系。基于DIALux软件,分别模拟分析了两款照度均匀度高和亮度均匀度高的道路照明情况。研究结果表明,以照度均匀度来评价道路照明存在不合理之处,应该优先以亮度均匀度来评价道路照明。

关键词:LED; 道路照明; 照度均匀度; 亮度均匀度

 

1 引言

  LED由于其优越的性能,近年来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在我国,其发展速度更是异常迅猛。其中,LED道路照明灯具尤为突出,国内大部分LED照明公司都有研发和生产道路照明灯具。但对道路照明技术的认识,却相对滞后。
 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生产LED道路照明灯具,至今发展已十年有余。欧美对LED路灯应用起步虽早,但推广脚步缓慢,很多停留在单点测试示范早期阶段。拓墣产业研究所在2009年有分析报告指出[1]:我国的LED路灯应用虽晚,但却是目前LED路灯份额最大的市场。2007年我国LED路灯需求量为30万盏,约占全球数量的75%;2008年需求量60万盏,约占全球数量的67%;2009年将突破100万盏,为140万盏,所占全球比例为55%,2010、2011年我国LED路灯数量预计为250万盏及500万盏,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为55%及59%。
  道路照明的最主要目的是保证交通安全,降低夜间交通事故,并减少夜间犯罪。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,欧美国家就开始采用“照度标准”进行道路设计与计算;自CIE No. 12.2《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的建议》于1977年出版,路面亮度的概念在道路照明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,欧美发达国家也因此在80年代开始采用“亮度标准”来进行道路照明设计[2]。在我国的相关道路照明标准中,虽有亮度及亮度均匀度的要求,但实际设计与执行却更多的依据照度标准。很多时候更是将亮度与照度的关系归为简单的正比关系,认为亮度均匀度与照度均匀度是等同的。

 

2 道路照明中照度与亮度的区别
   
  照度是指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光通量的多少;亮度是指发光表面,在指定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,单位立体角中的光通量的多少,这个发光表面可以是自发光表面,也可以是反射光的表面。显然,照度是一个与方向无关的物理量,而亮度与方向有直接关系。
 对于道路照明,路灯的光照射到路面就产生了照度;照射到路面的光经过反射而进入观察者的眼睛才产生亮度。为了表征路面亮度与照度的关系,照明行业的前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亮度系数。亮度系数为路面上某点的亮度与该点的水平照度之比,它除了与路面材料(反射属性)有关之外,还取决于观察者和光源相对于路面计算点的位置。
  由于亮度与方向相关,在道路照明中如果要评价或测试亮度,必须固定观察者,然后测试某一区域。对于驾车行驶在路面的驾驶员,他所观察的范围通常为行车方向前面的一段路面,视线或者说观察方向比较固定,这种情况下路面亮度对他有意义且是非常重要的。但在人车混杂的十字路口等道路交汇处,不管是驾驶员还是行人,视线都是不固定的,且观察者的位置也在变化,这种情况如果评价亮度则意义不大。CIE规定[3],如图1所示,规定观察者在道路路边1/4车道宽处,距离路面高度1.5m。在计算路面亮度时,计算区域为前方60-160m的区域,在计算纵向亮度均匀度时,计算点在每车道中心线上。

 

 

 在实际的道路照明设计研究中,通常会借助照明模拟软件,如DIALux或AGI32等。在DIAlux中,观察者处在每个车道的中心线上,高度距路面1.5m,且每个行车道有各自的观察者,如果有3个车道,则会有3个观察者,观察区域为60m远处的两灯之间有代表性的路面。计算亮度时,观察者会得到3个平均亮度,3个亮度均匀度及3个纵向亮度均匀度,输出结果取3个值中的最低值。

 

3 照度均匀不等同于亮度均匀
   
 由于对照度与亮度这两个概念理解不够深入,很多人认为照度均匀度高,亮度均匀度肯定也高,因此觉得照度均匀度越高越好,最好能等照度;或者认为只要照度均匀度足够高,亮度均匀度肯定也不会低。例如,2012年孟令涛等人在其论文中指出:照度均匀度是衡量灯具照射均匀度的重要参数,如果这个均匀度的值过小,在路面上会出现“斑马线”或“斑点”[4]。同年,阚子雄等人在其论文中对于道路的照明情况只用照度去评价[5]。2013年,陈志彬等人在其论文中指出:路灯的二次光学设计,是为了达到更高的照度均匀度,且论文中关于道路的照明效果只用照度去衡量[6]。“斑马线”与“斑点”是观察者看到的路面亮度情况,实际上是由路面亮度的均匀性决定的。
  当然,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会发现照度均匀度并不等同于亮度均匀度,且道路照明中亮度均匀度的重要性要高于照度均匀度。早在2009年邹吉平等就做过相关研究,指出灯具配光设计应该以亮度均匀度去评价[2]。因此,道路照明效果的优劣应该首先以亮度这个参数去衡量,在亮度均匀度足够高的条件下同时满足照度均匀度。当然,亮度均匀度主要针对行车道,如果是人行道,则应该以照度均匀度去衡量。
  路面上某点的照度是路灯的光照射到该点引起的,对于常规的路灯布灯高度与布灯间距,在单排的情况下,路面上某点的照度通常只由相邻两个灯决定,其它路灯对这一点贡献的照度可以忽略,如图2所示。

 

 

 路面上某点的亮度,是路灯的光照射到此点且反射进入观察者(驾驶员)眼中引起的。在道路照明中,由于路面的反射性质比较复杂,既不是镜面反射,也不是均匀的漫反射。因此,亮度与照度之间的关系甚为复杂,照度值高的点其亮度未必高。目前,国际上采用亮度系数来表征路面的反射特性,且不同材质和的路面其亮度系数也不一样,但通常为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。通过计算发现,路面某点的亮度通常由前面3盏灯和后面1盏灯决定,如图3所示。

 

 

4 照度均匀度与亮度均匀度的关系验证
   
 为了验证照度均匀度与亮度均匀度的关系,本文选取了A和B两款路灯,图4和图5分别为A和B两款路灯的配光曲线图,A款可以达到较高的照度均匀度,而B款可以达到较高的亮度均匀度,利用照明软件DIALux模拟道路照明效果。道路条件为:沥青路面,双向六道车,车道宽3.5m,中间隔离带宽1m。双排相对布灯,灯高10m,灯间距36m,挑臂长度1m,仰角0度。A和B两款灯具都设置为光通量18000lm,功率180W。

 

 

 图6和图7为使用A款路灯模拟得到的路面照度与亮度情况,结果显示其照度均匀度非常高,达到了0.843,但亮度均匀度却只有0.44,可见照度均匀度高并不保证亮度均匀度高;且纵向亮度均匀度只有0.17,不论是主干道还是支路,其纵向均匀度都远低于CJJ 45-2006《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》[7]中的要求。

 

 

 图8和图9为使用B款路灯模拟得到的路面照度与亮度情况,结果显示其照度均匀度为0.453,但亮度均匀度达到0.77,纵向亮度均匀度达到0.89。各项参数均达到标准要求,且纵向亮度均匀为0.89,可完全消除“斑马线”。对比同一点的照度与亮度会发现,灯下点的照度虽高,但亮度却相对较低。相反,两灯中间位置的照度偏低,但亮度却偏高。这是由入射和出射光的角度造成的,这两处有着不同的亮度系数。因此,照度均匀度过高,不但不能保证较高的亮度均匀度,反而可能导致亮度均匀度偏低。

 

 

 笔者曾多次参与LED道路照明路面照度的现场测试,对“斑马线”有切身体会,某些道路的照度均匀度非常高,但实际照明效果并不好。图10是某LED道路的照明效果,图11是路面照度值的示意图,图中单位均为lx。由于条件有限,其路面亮度未能测试,但人眼可以直观的看到路面的亮度情况。可以明显看到路面的“斑马线”,且灯下位置为暗斑,两灯中间位置为亮斑,但实测的照度均匀度达到0.8。可见,路面照度均匀度过高并不保证道路照明效果,反而可能会导致亮度均匀度偏低而形成“斑马线”。

 

5 结束语

  LED照明行业发展迅速,竞争日益激烈,技术要求越来越高。除了节能,照明效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。LED道路照明已不仅仅是把路面照亮,更为重要的是要达到非常合理和舒适的照明效果。
  论文阐明照度与亮度的本质区别与联系。利用DIALux软件,分别模拟分析了照度均匀度高和亮度均匀度高的两种道路照明情况,结果表明,以照度均匀度来评价道路照明存在不合理之处,应该优先以亮度均匀度来评价道路照明。

参考文献

[1]  黄雅琳.  2009年LED路灯产业发展分析.  拓墣产业研究所焦点报告.  2009
[2]  邹吉平, 李丽, 解全花等.  LED道路照明灯具配光设计的误区分析——照度均匀性并非亮度均匀性.  照明工程学报.  2009. 8  (20)
[3]  CIE Publ. No. 66 Road Surfaces and Lighting. 1984
[4]  孟令涛, 贺晓阳, 杨铁等.  一种道路照明照度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系统. 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.  2012. 1  (30)1
[5]  阚子雄, 王巧彬, 任豪等.  LED灯具道路照明效果模拟与分析.  应用光学.  2012. 3  (33)2
[6]  陈志彬, 霍荣荣.  基于照明软件发光二极管道路照明的模拟.  光源与照明.  2013. 3
[7]  CJJ 45-2006.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2006

 首页 | 关于学会 | 行业信息 | 学会活动 | 学术交流 | 科普宣传 | 通知公告 | 专家库 | 加入学会 | 会员动态 | 联系我们

南京照明学会 社会团体 苏ICP备14021827号-1 南京照明学会 http://www.njzmxh.cn